2025-03-14|撰文者:帝圖藝術拍賣
「帝圖藝術拍賣會」將於2025年3月29至3月30日於台北國泰金融會議廳舉辦迎春拍賣會。此次拍賣會將分為「古董珍玩」、「現代與當代藝術」及「近現代及古代書畫」三大專場,拍品數量共計571件。本次迎春拍賣會隆重呈獻「御座龍章—亞洲重要私人珍藏盛世瑰寶」單行本專場,由「寒舍主人舊藏―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獨板浮雕夔龍紋高束腰三彎腿羅漢床」以及「氣象巍峨―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鎏金鏤空龍鈕葵瓣式象足大爐」重量領銜。此次迎春拍再次盛大續徵「新加坡秋齋珍藏專題」,包含徐悲鴻、林風眠與吳冠中重要佳作。另本次迎春拍賣持續推出「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繽紛集」、「寒玉堂秘藏―心畬家珍」、「美國回流蕉舍書畫藏珍」、「國府重臣―谷正綱專題」等眾多書畫專題,諸多拍品精彩紛呈。帝圖迎春拍賣會本次「古董珍玩」專場焦點為清乾隆 御製白玉御題詩「觀梅覔句」圖山子,現代與當代藝術重要拍品則關注李真銅雕作品《南海》。
帝圖藝術迎春拍賣會本次重量級呈獻「御座龍章—亞洲重要私人珍藏盛世瑰寶」單行本專題,重要拍品關注LOT 6001 明17世紀 黃花梨獨板浮雕夔龍紋高束腰三彎腿羅漢床,L220×W118.5×H78公分,估價待詢。本座「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獨板浮雕夔龍紋高束腰三彎腿羅漢床」,原為寒舍主人珍藏,曾展於台北鴻禧美術館,並著錄於《聚英雅集》,為黃花梨家具中難得一見之傳世瑰寶。形制規制宏偉,結構嚴謹縝密,比例端莊雅正,雕飾精麗繁富,渾然天成,盡顯明式家具典雅穩健之氣度。
此件明代黃花梨獨板浮雕夔龍紋高束腰三彎腿羅漢床,造型穩健雅逸,結構嚴謹,紋飾典雅華美,雕工繁複精妙,氣韻莊重恢弘。選材考究,通體以黃花梨精製,木質堅實細膩,紋理綺麗天成,隨歲月沉澱愈顯幽深醇厚,溫潤如玉,映現瑩然寶光。此床三面環圍,屏風式圍板高低錯落,皆採厚實獨板雕刻而成,結構渾然天成。通體雕飾夔龍紋,紋理流暢自如,層次疏密相間,氣韻靈動而恢弘,並施雙面雕刻,工藝愈顯精湛。床面攢框鑲席芯,冰盤沿下束腰,牙板亦雕夔龍紋,紋飾與圍板上下呼應,脈絡貫通,一氣呵成,氣象渾厚。下承三彎腿,線條流暢婉轉,比例優美,腿端飾以如意紋,足部收於馬蹄足,穩重端莊,儀態華貴。整器規制宏大,雕飾滿工,氣度非凡,置於堂中,自成尊貴雍容之格局,猶如帝座,莊穆典雅,氣象萬千。
▲LOT 6001 明17世紀 黃花梨獨板浮雕夔龍紋高束腰三彎腿羅漢床,L220×W118.5×H78公分,估價待詢。來源:寒舍主人舊藏。
展覽:「聚英雅集2002 年展」2002.10.4 - 2000.11.3,鴻禧美術館。
出版:《聚英雅集2002 年展》,鴻禧美術館,2002 年,頁72-73。
此次「御座龍章—亞洲重要私人珍藏盛世瑰寶」單行本專題另隆重呈獻重要拍品LOT 6002 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鎏金鏤空龍鈕葵瓣式象足大爐,H76.2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600萬至3,000萬元。本座「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鎏金鏤空龍鈕葵瓣式象足大爐」便是一件陳設殿堂的御用重器,其結構莊重,造型奇巧,凝聚了乾隆時期頂級掐絲琺瑯技術與美學風格,展現帝王對華麗器物的鍾愛與對工藝臻美的極致追求,足堪代表乾隆盛世的宮廷瑰寶。此類大型掐絲琺瑯爐,原皆為宮廷御用,陳設於紫禁城、圓明園、頤和園等重要宮殿或行宮之中,彰顯皇權尊榮與乾隆盛世之瑰麗工藝。由於此類器物體量龐大,製作極為不易,且數量極其稀少,現存多珍藏於北京故宮。散逸於私人藏家者更為罕見,尤為珍貴。
本件清乾隆掐絲琺瑯大爐,金碧輝煌,氣象巍峨。爐體通身鑲飾掐絲琺瑯,釉色濃麗純正,層次分明,光潤溫雅,映襯金光熠熠的鎏金雕飾,愈顯瑰麗華貴。紋飾布局嚴謹,纏枝花卉繁茂蔓延,象徵生機盎然與富貴榮華;回紋綿延不絕,寓意福壽萬年、吉慶綿長。鎏金部分則施以鏤雕工藝,層層雕刻細膩精妙,龍騰雲間,氣韻生動,祥瑞之氣溢於金光之上。全器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由爐蓋、爐罩、盆面與爐身四部分構成,設計環環相扣,巧妙銜接,展現渾然一體之氣韻。各部造型精妙協調,紋飾呼應,彼此映襯,無一不蘊含匠師精湛技藝與巧思。三足作鎏金象首,雕琢精緻,神態莊穆,形制厚重穩健,象耳舒展,鼻昂高舉,威儀天成,象徵「太平有象」,寓意四海升平、國泰民安。整器設計考究,工藝卓絕,既為薰香之御用珍品,亦為宮廷陳設重器,融匠心與皇家氣度於一體,成就乾隆盛世審美與祥瑞意象之極致典範。
▲LOT 6002 清乾隆 御製掐絲琺瑯鎏金鏤空龍鈕葵瓣式象足大爐,H76.2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600萬至3,000萬元。來源:倫敦佳士得 1997.12.1 lot.278。
展覽:「明清香爐暖爐精品展」2000.4.21 - 2000.5.21,歷史博物館。
出版:《雙清藏爐》,歷史博物館,2000 年,頁78。
台北帝圖藝術拍賣會2025迎春拍賣會,隆重續徵來自新加坡秋齋收藏的重要佳作,包括林風眠1965年創作的《水仙》與《少女》,充分展現林風眠在現代水墨畫領域的獨特藝術語言。他巧妙融合東方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繪畫視覺,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市場珍稀度,皆堪稱難得一見的精品。此外,拍賣會亦獲得徐悲鴻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飛鷹圖》。此畫承載深厚的時代背景與愛國情懷,畫面筆墨雄健,氣勢磅礴。徐悲鴻在畫作上題錄杜甫《贈李白》詩句:「飛揚跋扈為誰雄」,以此抒發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與對抗戰勝利的殷切期盼。此作不僅展現徐悲鴻卓越的水墨寫生技巧,更體現其以藝術喚醒民族精神的使命。還另配有徐悲鴻1941年親書諸葛武侯名句「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四言對聯,成為廳堂中的一套兼具藝術與歷史意義的藏品。吳冠中創作於1995年的《春如線》,此畫完美體現吳冠中將西方現代藝術語彙融入中國繪畫精神的創新探索,亦是其畢生所堅持的「風箏不斷線」藝術理念的典範之作,極具藝術代表性。此次拍賣會於新加坡徵集的珍貴藏品,不僅涵蓋中國近現代藝術大師的重要創作,亦承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為藝術愛好者與收藏家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契機,讓人得以深入體會藝術家在特殊歷史時期的精神追求,並在經典之作中領略中國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本次「新加坡秋齋珍藏專題」亮點拍品關注LOT 3038 徐悲鴻《飛揚跋扈為誰雄、行書四言聯 (二件一組)》,1939、1941年,立軸 設色 紙本、立軸 水墨 紙本,111×81.5公分、112×37公分×2,預估價新台幣2,500萬至3,500萬元。《飛揚跋扈為誰雄》飛鷹圖:此畫作於民國28年(1939),徐悲鴻客居新加坡期間。畫中一隻雄鷹騰空,展翅伸爪,俯首凝視,眼神凌厲,疾飛迅猛下俯衝作撲擊狀,預備掠過蕭蕭秋草;他精準捕捉雄鷹剎那間的凝神蓄勢,體現出英雄形象及無畏無懼的姿態,寓百姓懷奮起抗爭之壯志。畫上所題乃引杜甫《贈李白》詩句:「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末句「飛揚跋扈為誰雄」以反詰口吻,既表達了對時局的感慨,也寄寓了對英雄氣概的呼喚。此畫上款人即早歲移居星洲上海美專時期的學陳達琚。徐悲鴻與學生異地重逢的喜悅,使他借杜甫詩意與飛鷹形象以砥勵士氣,激揚鬥志,勉勵中國人勇往直前,齊心抗戰以藝術救國的使命感。本作雄鷹體態姿勢形神兼備,為徐悲鴻鷹畫圖像中之精品。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書法對聯:此對聯創作於辛巳年(1941),亦值抗戰艱難時期,上款人「瓊甫先生」係謝瓊甫,謝氏於二戰前任職檳城上海保水火險公司(總行在香港)檳城分公司經理。1941年春,徐悲鴻於怡保、檳城畫展期間,謝瓊甫即為支持者之一,此四言聯後轉贈「超卓仁兄」,亦是怡保之藝術家。徐悲鴻書法取法高古,潛心臨摹南北朝碑刻等,更得《瘞鶴銘》真髓,其書深具個人特色。本幅對聯以諸葛亮《誡子書》中的名句「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相贈,表達了對上款人的勉勵與期許。此8字強調了澹泊與寧靜對於修身養性、實現遠大志向的重要性,與《飛揚跋扈為誰雄》中的英雄氣概形成對比。《飛揚跋扈為誰雄》以雄鷹象徵英雄氣概與不屈精神,而《澹泊明志,寧靜致遠》則強調內心的澹泊與寧靜,兩者在藝術上一動一靜,相得益彰。飛鷹圖的磅礡氣勢與書法對聯的沉穩內斂,形成了完美的藝術對比,書畫競美相合,展現徐悲鴻在藝術創作深厚功底。
本次的飛鷹圖與四言對聯,正創作1939年、1941年。此時正值抗戰期間,兩幅作品反映了徐悲鴻以藝術救國的使命感與愛國情懷。若將兩件作品納為一套收藏,如此的結合與內容,不僅展現了徐悲鴻的藝術才華,也呈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詩書畫」一體的文人藝術精神,極具收藏價值。如今,原由新加坡秋齋珍藏的兩件徐悲鴻作品,將於2025 年帝圖藝術迎春拍賣會亮相,實為藝術愛好者與收藏家不可錯過的良機;它既是對傳統的承繼,也是對時代的回應。本件秋齋收藏的悲鴻飛鷹圖,亦是秋齋中徐悲鴻最頂級的藏品,一釋出市場,必為競逐佳品。1939 至1941 年的南洋時間,在徐悲鴻的一生中舉足輕重;這是他精力充沛,也是佳作頻出的3年時光。本次秋齋珍藏《飛揚跋扈為誰雄》與《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此套創作,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歷史的見證,值得諸方家細細品評與珍藏。
▲LOT 3038 徐悲鴻《飛揚跋扈為誰雄、行書四言聯 (二件一組)》,1939、1941年,立軸 設色 紙本、立軸 水墨 紙本,111×81.5公分、112×37公分×2,預估價新台幣2,500萬至3,500萬。
(畫) 出版:1.《徐悲鴻在南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08 年,P.296-297,圖版65。
2.《新加坡秋齋藏畫》卷二,新加坡新華美術中心,2010 年,P.60-61。
3.《春華秋實―新加坡秋齋藏中國近百年書畫》卷一,香港佳士得,2016年,P.250-251。
4.《南國金秋―新加坡秋齋藏19、20 世紀中國繪畫精選》卷一,新加坡國家圖書館,2022 年,P.182-183。
(畫) 展覽:1.「徐悲鴻在南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2008 年4 月5 日-7 月13 日。
2.「新加坡秋齋藏畫精選展」,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與新加坡秋齋聯辦,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協辦,2010 年4 月18-25 日。
3.「春華秋實―新加坡秋齋藏中國近百年書畫」,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佳士得主辦,2016 年11 月24-28 日。
(畫) 上款人: 陳達琚先生, 為徐悲鴻愛徒。(對聯) 上款人: 謝瓊甫, 為徐悲鴻重要藏家。
▲LOT 3039 林風眠《群仙圖(水仙)》,1965年,鏡框 設色 紙本,34.5×38.7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50萬至350萬(左);LOT 3040-1 吳冠中《春如線》,1995年,鏡框 設色 紙本,69.5×68.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000萬至1,500萬。直接得自藝術家本人。即將出版:《百年翰墨》新加坡秋齋藏品系列,第11 冊,2025 年,9 月。(右)。
本次迎春拍賣會「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繽紛集」專題精彩拍品推出LOT 3041 李可染《鍾進士送妹圖》,1962年,立軸 設色 紙本,67.2x46.6公分,預估價新台幣750萬至900萬元。《鍾進士送妹圖》取材自民間傳說「鍾馗嫁妹」的故事。鍾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驅邪之神,雖外貌醜陋,但心地善良,正直無私。傳說中,鍾馗因剛正不阿而觸階身亡,死後成為陰間判官,心繫未出嫁的妹妹,遂返回人間,親自操辦妹妹與友人杜平的婚事。這一故事充滿了溫情與人性光輝,成為戲曲和繪畫的經典題材。李可染選擇「送妹」而非「嫁妹」作為畫面主題,省去了繁複的情節描寫,專注於人物形象的刻劃。畫中鍾馗形象樸實憨厚,與清秀嬌小的妹妹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鍾馗的剛正與柔情,也突出了兄妹之間深厚的情感。妹妹的形象則以線描為主,線條流暢細膩,淡彩渲染,顯得清秀婉約,與鍾馗的濃墨形成強烈的黑白、剛柔對比。畫作將潑墨與線描結合,既展現了傳統水墨的魅力,又融入了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堪稱傳統與創新的完美結合。畫作不僅是對傳統題材的再現,更融入了李可染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鍾馗的形象中隱含了畫家自身的性格特質,憨厚中帶有幽默,樸實中蘊含深情。此畫更是李可染與好友汪占輝(1911-2013)30 多年深厚情誼的見證。畫中題跋詳細記述了兩人的交往經歷,使這幅作品更具收藏價值和情感意義,識者寶之。
▲LOT 3041 李可染《鍾進士送妹圖》,1962年,立軸 設色 紙本,67.2x46.6公分,預估價新台幣750萬至900萬。出版:1.《李可染研究》,江蘇美術出版社,孫美蘭著,1991 年,P.84、P.222、P.292-295。2.《朝華之歌》,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汪占輝著,1993 年。
3.《古萃今承-近現代名家精選 圖版篇》,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臺北,2009 年12 月,P.241、圖版96。
重點拍品另有LOT 3043 齊白石《君壽千歲圖》,立軸 設色 紙本,210x52公分,預估價新台幣750萬至1,000萬元。帝圖藝術拍賣繼2021年春拍齊白石《英雄君壽圖》開創白石老人二米巨帙億元成交紀錄後,2025年迎春拍再獲藏家信賴,成功徵得齊白石《君壽千歲圖》。此作同樣為尺幅逾210公分的巨製,與《英雄君壽圖》相互輝映,展現白石老人壽畫的巔峰之作。白石老人所繪《君壽千歲圖》,寓意吉祥美好,並特別題寫自作賀壽詩句,題識「鉤前賢壽上添壽圖」,以松、鶴入畫,自古即為傳統祝壽畫題,深受國人喜愛,至今仍是最受歡迎的吉祥畫題之一。本件畫作於2009年歷史博物館籌辦與韓國漢城首爾大學博物館「中國近現代水墨畫名家展」,展出畫作經過專家學者審查後納入此次展品之列,並印入展出畫冊圖錄及參與韓國首爾大學博物館二樓特展室的展出,本次的展品計有歷史博物館藏、鴻禧美術館及多位私人收藏家所提供,使此次活動精采大受好評。
上端密布的松針章法有序,層次井然,淡墨輔以花青寫就,葳蕤蒼翠渾融一片,又與畫面下方的留白,形成完美的虛實相應。一仙鶴穩立松下,丹頂墨羽,短線塑身,焦墨點尾,神態安詳而不失靈動。鶴目炯炯,曲頸引首,彷彿可聞「鶴鳴拍賣類似作品比對九皋」的清越之音。畫作落款以篆籀之筆書「君壽千歲」,用筆骨力特出,與松鶴的線條同臻老境。「松鶴延年」這一傳統畫題經白石老人一支妙筆點化,縱歷80 餘年悠悠歲月,依然透出豪健的筆墨氣度與對受畫者深厚的祈壽寓意。
▲LOT 3043 齊白石《君壽千歲圖》,立軸 設色 紙本,210x52公分,預估價新台幣750萬至1,000萬。出版:《中國近現代水墨畫名家展》,韓國啟明大學校行素博物館,2010 年1 月,圖版13。
展覽:「中國近現代水墨畫名家展」,(韓國)啟明大學校行素博物館、首爾大學校博物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啟明大學校行素博物館一樓東谷室,2010 年2 月1 日至2010 年4 月24 日(左);LOT 3044 齊白石《柳蔭水牛圖》,1935年,立軸 水墨 紙本,150x2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600萬至1,200萬(右)。
以及LOT 3044 齊白石《柳蔭水牛圖》,1935年,立軸 水墨 紙本,150x2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600萬至1,200萬元。齊白石《柳蔭水牛圖》以農村常見的水牛為主題,構圖簡潔,描繪了一頭水牛在柳樹下靜立的情景。畫面水牛橫立於畫面下方,正伸著脖子、弓著脊背,牛身以濃淡墨塊渲染,既表現了水牛的體積也增添層次感,突出質樸之感。牽牛繩以濃墨鈎描,從牛鼻繞過牛身垂下,顯得自然而隨意。齊老以淡墨書寫出後方二株柳樹經微風吹拂,絲絲搖動吹垂的柳枝,足見書法線條功力,充滿了動感與韻律,為畫面增添了生機與詩境。水牛是齊白石筆下常見的題材,與其兒時牧牛生活之心靈記憶相繫,象徵著勤肯、樸實與鄉土情懷。柳樹之「柳」與「留」諧音,古人送別時折柳贈別,有著「挽留」之意,也用來表達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兩者結合既展現了農村生活的自然氣息,或也傳遞出齊老對過往少時田園生活的懷想與追念。現今能於臺灣寶島還能見到1935年的齊老柳蔭水牛生貨,真可謂是市場鑽石級的拍品,極為難得。
本次迎春拍繼續盛大推出「寒玉堂秘藏――心畬家珍 (Lot. 3045―3054-1)」專題,焦點拍品關注LOT 3045 溥心畬《臨文徵明筆意金山圖》,鏡框 設色 紙本,120x46.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300萬至500萬元。本件為溥心畬少見在將近四尺整紙上畫出有如連環圖似的近、中、遠景,帆檣列序,水波翻湧,動靜相生,以臨仿文徵明的名作《金山寺圖》並進行再創作,成為其心中理想的水天世界、瑯嬛寶地。視角由近岸排柳與雙帆出發,由近到遠形成一種連貫的視覺體驗,從眼前岸渚到中段的湖中島,最後是群山聳翠、寶塔殿閣,在一幅畫面中呈現出三種不同的層疊妙境。近岸、遠山、葱籠林木均刻劃入微,細緻地表現手法有如「烏托邦」的境界。他的山水看似傳統,實則是將古代名蹟雜揉轉化,產生自我面貌,是追求古典的認可,而非刻意求復古,畫中所營造的氣度不是寬闊廣袤的江山,而是接近文人隱逸的理想山水。當我們仔細欣賞此圖,或能感受到心畬先生心靈深處的秘境。所題自作詩四首,更凸顯其詩情畫境。尤為珍貴之處,是心畬先生曾在1959年首度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中,立於本件作品之側合影存念,或可想見此幅山水畫在「舊王孫」心中的重要性。
查心畬先生寄意抒懷習以明代吳門畫派文徵明等人之稿本進行創作,均屢創佳績。本件的原作即是故宮博物院藏石渠寶笈文徵明嘉靖壬午(
▲LOT 3045 溥心畬《臨文徵明筆意金山圖》,鏡框 設色 紙本,120x46.5公分,預估價新台幣300萬至500萬。心畬先生曾在1959 年首度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中,立於本件作品之側合影存念( 圖1 )。
此次迎春拍重要專題亦有「美國回流蕉舍書畫藏珍 (Lot. 3055-3068)」專題,聚焦顧毓琇與王婉靖夫婦的珍藏與顧夫人的創作,呈現了十數件書畫精品,堪稱一場文化與藝術的盛宴。顧毓琇與夫人王婉靖不僅是學術與文化領域的傑出人物,也是重人文喜愛書畫藝術的收藏者。他們的珍藏涵蓋了中國近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如齊白石、傅抱石、張大千、于右任、汪亞塵、郭大維及顧夫人王婉靖的水墨畫等,這些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承載了深厚的文化與歷史意義。其中重點拍品包含LOT 3055 傅抱石《松巖品茗圖》,鏡框 設色 紙本,55x31公分,預估價新台幣400萬至600萬元。此幅作品為傅抱石創作於重慶金剛坡時期,題詩「即此羡閑逸,帳然吟式微」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渭川田家》,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與對世事變遷的感慨。畫中兩位高士席坐於松崖之上,神態悠然自得,觀飛瀑、清談,展現了文人雅士的超然與閑適。山巖飛澗從高處傾瀉而下,與隱士的靜態形成鮮明對比,動靜相宜,營造出深遠的意境,而兩道飛泉又與兩位高士相呼應。紅色的茶壺與紅杯道具成為點睛之筆,既打破了墨色的沉悶,又突出了高士生活的雅致與情趣。飛瀑以留白與淡墨勾勒,表現出水流的動感與清澈,與松崖的厚重形成對比。傅抱石以「抱石皴」表現山石的質感,筆法豪放灑脫,墨色濃淡相間,展現了山水的雄渾與靈動,近景的松崖、遠處的飛瀑、高士構成了一個遠離塵囂的隱逸世界。傅抱石以藝術寄託心志,使此《松巖品茗圖》成為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一件具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的銘心佳構。而今,「紅茶杯」也成為時尚創意,得此佳畫亦增品茗空間美感,體味古人寄情山水、以茶會友的風雅之趣,增添當代人對品茗意境的美學享受。
以及LOT 3056 齊白石《玉蘭雙雛圖》,鏡框 設色 紙本,100x3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200萬元。本幅《玉蘭雙雛圖》雖未署年款,然從筆墨風格觀之,然屬齊白石變法後的成熟時期,繪製於北京。畫面以簡練而富有韻律的筆觸,描繪出盛放的玉蘭,並點綴數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下方兩隻小雛雞活潑生動,嬉戲於花下,其明快的黃色羽毛與玉蘭花蕊的紅、黃相映成趣,形成鮮明的視覺對比,展現出白石老人作品中典型的色彩呼應與構圖巧思。此《玉蘭雙雛圖》的鑑藏印大有來頭,包括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中央大學校長、政治大學校長的顧毓琇與王婉靖夫婦、及抗戰時期調任軍統局北平區區長馬漢三將軍的鑑藏印。本幅未見上款人,然是否為1939 年齊白石為馬漢三於北平期間所繪製者,仍有待細查。後由顧氏夫婦遞藏渡海赴鯤島,今於帝圖迎春拍重現,望諸藏家多予競投此件銘心佳品。
▲LOT 3055 傅抱石《松巖品茗圖》,鏡框 設色 紙本,55x31公分,預估價新台幣400萬至600萬(左);LOT 3056 齊白石《玉蘭雙雛圖》,鏡框 設色 紙本,100x3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20萬至200萬(右)。
今年(2025),帝圖藝術拍賣會有幸獲得谷正綱先生家屬的肯定與信任,這些承載了家國艱辛的時代記憶,能夠平安渡海且寶藏至今的書畫精品十數組件,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與藝術含金量,精彩紛呈。大陸時期計有:明代張弘至草書軸、清代北平翁方綱書法、康有為題林浣香高山雲起仿董北苑山水軸、沈尹默行書自作虎歗口詩軸、姚茫父拓商周銅器四屏、興化徐俊(進之)書聯,1934年齊白石北京時期所繪群蝦圖和松鼠葡萄二件,1941年黃君璧柏溪客次設色山水、溥儒1947年所繪紅葉黃鸝圖及北平時期山水二件。渡海來臺後則有:溥儒與陳含光合作沒骨山水書畫扇頁、國民大會秘書長洪蘭友為壽谷正綱50 華誕特請溥儒繪製松鶴延年圖並請陳含光題記、許世英、張維翰、錢大鈞、周樹聲書法,1960年藍蔭鼎所繪淡江雨後水彩,季康工筆戲鸚仕女圖,張大千1980年賀正綱先生辛酉開歲百福之黃山奇景山水,葉醉白旋轉乾坤天馬圖,鄭文光、王愷和陳鑑波三人同賀正綱先生80華誕、趙岐山畫雁、林學夫、陳觀海、岑元熹書法等十數組件。件件都是國之重臣谷正綱先生的珍藏。谷正綱一生致力於國家發展與社會救助,他透過行動關懷人民,對國家社會發展影響深遠,其精神與貢獻值得銘記,在此將先生之書畫珍藏與海內外諸藏家分享,亦同其行誼將可永垂青史而不朽,敬請諸藏家多予關注。
此專題焦點拍品包含LOT 3016 齊白石《群蝦圖》,1934年,立軸 水墨 紙本,99x3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上款人:谷正綱先生。齊白石以畫蝦聞名,曾自題六十八歲畫蝦作品,落款寫到:「余之畫蝦已經數變,初只略似,一變畢真,再變色分深淺,此三變也。」研究者以為大致上,三變之前著重於鑽研畫法,三變之後則是更加深入創作內涵,不斷提升。而此《群蝦圖》創作於1934年,乃白石老人七十歲作,可為白石老人畫蝦三變後,生平「群蝦」條幅中之精品。畫中蝦群錯落有致,共繪17隻,極為罕見。牠們聚集成群,向左下方游去,姿態各異,有的完整呈現,有的僅露尾部,彷彿畫外仍有更多蝦群游動,為畫面增添無限想像空間。整體構圖豐滿,布局巧妙,墨蝦靈動活潑,妙趣橫生,洋溢著勃勃生機。此畫為國府重臣谷正綱的收藏。此次作為迎春拍的拍品,可謂帝圖藝術拍賣會上,齊白石作品的完美呈展。此批白石老人的2 件作品來源清晰,市場罕見,堪稱生貨,僅在寶島帝圖藝術拍賣中可見,無疑是一批承載了歷史流轉與文化的傳承的書畫珍寶,極具收藏價值。
另有LOT 3017 齊白石《松鼠葡萄》,鏡框 設色 紙本,98.5x33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上款人:谷正綱先生。《松鼠葡萄》是齊白石繪贈谷正綱的可人作品。白石老人畫名遠揚,尤其擅長描繪小動物與自然景物的結合,這幅松鼠葡萄正是其典型風格之一。此畫描繪一隻小松鼠在葡萄藤下開心地吃著葡萄的情景,葡萄藤蔓蜿蜒曲折,枝葉繁茂,果實累累,松鼠靈動可愛,整體構圖生動自然,充滿了田園趣味與生活氣息。此一齊璜落款的白石作品雖未紀年,推測與前1934的《群蝦》係同時期的創作,只是《松鼠葡萄》谷正綱特別喜愛經常懸於堂中,故有較多折痕。透由谷先生所藏兩件白石老人畫作,也說明兩人之間的情誼。葡萄象徵豐收與多子多福,松鼠則象徵著靈動與活力,此畫充滿吉祥寓意及齊老對谷先生的祝福。
▲LOT 3016 齊白石《群蝦圖》,1934年,立軸 水墨 紙本,99x3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左);LOT 3017 齊白石《松鼠葡萄》,鏡框 設色 紙本,98.5x33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右)。
「谷正綱專題」中另有亮點拍品LOT 3018 張大千《黃山圖》,1980年,鏡框 設色 紙本,48x101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元。這件谷正綱家族收藏的張大千黃山寫景圖,以橫幅全景山水構圖,讓觀者可一覽黃山勝景。大千先生此作畫於1980年。款識中「歲不盡日」係指未即新年之前的除夕,此畫即是祝賀辛酉新年之作,故言「開歲百福」。此橫幅山水係大千先生時居臺北摩耶精舍所作,雖已至82歲之耄耋高齡,仍是認真作畫。大千賀年作品,收到的友好、朋輩莫不視為珍寶。此《黃山圖》乃贈予「叔常」,叔常即谷正綱先生的字,也證見了張大千與谷正綱兩人間的情誼。此外,鈐印中的「己亥己巳戊寅辛酉」為張大千的生辰八字,也是他對重要作品謹慎用印的表徵,進一步增加了作品的獨特性與收藏價值。
▲LOT 3018 張大千《黃山圖》,1980年,鏡框 設色 紙本,48x101公分,預估價新台幣200萬至300萬。
此次收藏轉讓係為谷正綱(叔常)先生之部分獲贈或收集書畫文物計20件,因谷先生家族後輩希冀此文物得到妥適之保存維護及收藏欣賞,是以藉專業平台與機制尋求有心收藏家收存,以永續綿延此些書畫文物寶貴價值。
本次帝圖藝術2025迎春拍賣會古董珍玩專場重量級呈獻龍庭玉映―LOT 1123 清乾隆 御製白玉御題詩「觀梅覔句」圖山子,H2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400萬至1,800萬元。來源:歐洲顯赫家族舊藏;倫敦佳士得 1995.12.4 lot.252。本件〈清乾隆 御製白玉御題詩「觀梅覔句」圖山子〉,承乾隆一朝「詩書畫玉」融為一體的藝術理念,造型巍峨峻拔,玉質溫潤細膩,紋理自然天成,巧奪天工。工匠以精湛雕工,依玉料原貌順勢而作,使山勢層巒疊嶂,彷彿雲霧繚繞於千峰萬壑之間,賦予玉石靈動之氣。正面雕琢「觀梅覔句」詩境,高士佇立山徑,或沉吟低語,或仰首凝思,展現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尋詩覓句的幽邃意境。梅樹疏影橫斜,虬枝遒曲,寒香浮動,亭閣掩映於蒼茫雲海之間,營造靜謐深遠的氛圍。溪水潺湲,靈芝、奇石錯落點綴,畫面層次分明,細節刻畫極盡精微。背面雕刻仙鶴、松柏、梅樹與仙鹿,寓意高潔長壽。蒼松挺立,盤曲遒勁,仙鶴振翅凌空,仙鹿安然佇立,與松樹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祥瑞之境。飛瀑直瀉而下,山泉流轉,遠景峰巒嵯峨,層層遞進,畫面生動靈動,仿若山水流動於玉間。
▲LOT 1123 清乾隆 御製白玉御題詩「觀梅覔句」圖山子,H24公分,預估價新台幣1,400萬至1,800萬。
▲《御製詩二集》,卷四十六,頁七〈題錢選觀梅覔句圖即用其韻〉。
此山子承載帝王深厚的涵養與雅逸的審美,把書畫鑑賞凝鍊於詩文之中,將詩歌不僅寄存於筆墨,而是將詩境具象化於瑩潤美玉之上。詩、書、畫、玉相融交匯,成就乾隆宮廷玉雕對詩意世界的獨特詮釋,展現御製藝術的至高境界。此山子最早現身於倫敦佳士得1995年12月4日拍賣會,標示來源為歐洲顯赫家族自十九世紀收藏,並特別標註「Summer Palace」。本件山子承載宮廷雅韻,彰顯帝王卓絕的審美與深厚的文藻涵養,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傳世瑰寶。
此外,本次古董珍玩專場盛大呈獻LOT1121 清乾隆 御製墨拓描金七佛唐卡,L107×W66公分×6,預估價新台幣1,200萬至2,000萬元。來源:1. 北京柏林寺舊藏;2. 香港佳士得 2006.5.30 lot.1294;3. 香港保利 2018.4.2 lot.3067 (成交價HKD21,240,000)。此組清乾隆御製墨拓描金七佛唐卡,包括《毘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五幅,並附北京柏林寺住持澄海所恭錄乾隆《御製七佛塔碑記》。佛造像唐卡以墨拓為底,陰線描金,筆觸細膩,金線流暢如絲,映襯佛陀莊嚴法相,呈現宮廷造辦處巧奪天工的極致佛教藝術。畫面構圖恢宏,法度嚴謹,氣韻莊重之中自見清雅靜謐。畫心中央,佛陀端坐於蓮華寶座,法相圓融,體態穩健,面容寧靜端莊,眉目低垂間流露慈悲慧光,具清宮造像獨有之滿月面相。身後法輪圍繞,祥雲舒展,纏枝蓮紋鋪陳周邊,氣象渾厚而靜遠,仿若佛光普照,淨土浮現。唐卡邊飾精雕細琢,內框飾七珍八寶,寶相輝映,象徵吉祥圓滿,寓意功德無量;外框上下則飾雙龍戲珠,兩側繪趕珠龍紋,騰雲縈瑞,氣勢磅礴,寓意帝王護法,昭示皇權護持佛法之尊。全幅畫面以工筆細繪,線條纖毫畢現,泥金塗繪渾然天成,光影交錯,金碧輝映,營造層次分明、金光流轉的視覺美感。畫面上方題寫漢、滿、蒙、藏四體御製佛偈,四隅落款「乾隆丁酉欽定」,氣度尊崇,寓示皇權與佛法共輝,彰顯乾隆時期宮廷佛教藝術的極致風範,流露莊穆瑰麗的至高氣韻。
▲LOT1121 清乾隆 御製墨拓描金七佛唐卡,L107×W66公分×6,預估價新台幣1,200萬至2,000萬。
本次古董珍玩專場重要拍品另有Arthur M. Sackler 舊藏――LOT1120 唐 石雕菩薩頭像,H4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500萬至800萬元。來源:Desmond Gure 舊藏;Arthur M. Sackler 舊藏;A&J Speelman Ltd. 舊藏。拍賣紀錄:紐約佳士得1994.12.1 lot.158;紐約蘇富比 2010.9.15 lot.298;紐約蘇富比 2018.3.21 lot.563。出版:《Oriental Sculpture &Works of Art》,A&J Speelman,1999年,編號5。此尊石雕菩薩頭像雕工精湛,尺寸宏偉,風格典雅,展現唐代佛教造像的典型特徵。唐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尤以武則天建立的大周王朝(690-705)崇尚佛法,促使佛教藝術進一步受到皇室及貴族推崇。此一時期的造像吸收中亞與印度犍陀羅、笈多藝術風格,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形成典雅、莊嚴、雍容的唐代佛像風貌。此尊菩薩頭像造型豐腴,展現典型的「豐頰廣額」風格,體現唐代「天人相」的審美追求。面容圓潤飽滿,五官端莊,雙目微垂,呈半合狀,流露寧靜祥和的冥思之態,眉弓高聳,弧度優美,眼瞼微隆,鼻梁高挺,雙唇微啟,似含笑意,傳遞慈悲與智慧兼具的莊嚴氣韻。下頷豐滿,帶有雙下巴,符合唐代佛像典型的「豐腴之美」。本件唐代石雕菩薩頭像,最早見於1994 年紐約佳士得舉辦的Arthur M. Sackler 珍藏專拍,拍品資料明確記載其原屬Desmond Gure 舊藏,標註為編號115 號。此後,於1999 年再經傳奇古董商A&J Speelman Ltd. 出版於《Oriental Sculpture & Works of Art》。作品遞藏顯赫,來源清晰,歷史脈絡嚴謹可考,極為難得。
▲LOT1120 唐 石雕菩薩頭像,H48公分,預估價新台幣500萬至800萬元。
▲拍賣圖錄
▲出版物
此次現代與當代藝術專場盛大呈獻LOT 2035 李真《南海》,銅雕,80×56×86公分,創作於1998年,限量8件,預估價新台幣280萬至450萬元。李真的當代藝術創作根植於對東方哲學的體悟,巧妙融合了佛教、道教及儒家思想,並逐步發展出兼具東方氣韻與西方極簡風格的造型語彙;其鮮明的個人風格在藝術史上奠定了重要地位。李真的作品展現出一種「既重又輕」的質感,彷彿同時存在於現實與虛無之間。細緻觀察人物的體感、姿態及神情,會發現其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古典哲學所傳承的禪意,更是藝術家對於世間萬物的情感與見解。作品《南海》(Lot. 2035)創作於1998 年,時值李真由傳統轉向當代,創作力最為旺盛的初期階段。該作品以銅雕形式呈現,運用了中國傳統的生漆技法,使雕塑表面表現出細膩溫潤的質感。這種技法的運用不僅賦予作品獨特的視覺效果,還體現了李真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與創新。作品的造型圓潤飽滿,線條流暢,給人以寧靜與祥和的感受。
▲LOT 2035 李真《南海》,銅雕,80×56×86公分,創作於1998年,限量8件,預估價新台幣280萬至450萬。出版:(不同版本)
1.《李真雕塑1992 - 2002》,亞洲藝術中心,2004 年,P.37。
2.《李真– 虛空中的能量:第52 屆威尼斯雙年展》,亞洲藝術中心,2007 年,P.50-51。
3.《李真:中國美術館個展– 尋找精神的空間》,亞洲藝術中心,2008 年,P.194。
附亞洲藝術中心開立藝術家親簽原作保證書。
亮點拍品另有LOT 2041 朱德群《藍色光影之外》,油彩 畫布,80×65公分,創作於1992年,預估價新台幣800萬至1,000萬元。朱德群深刻體認到,抽象繪畫必須經由構圖的律動與流轉的筆勢來彰顯音律的變化,並在富有詩意色彩的統攝下,提煉出鑽石般晶燦閃耀的最終成果;深沉又明亮的寶藍色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而完成於1992年的《藍色光影之外》(Lot.2041),即為其試圖將音樂視覺化的佳例。在此作中,下方大筆橫斜抹開的寶藍有以類似書法動勢施加的短疾墨色筆觸,彷彿象徵了黎明降臨之前的騷動;明亮的鵝黃光線不斷膨脹,終於穿越了墨藍色的暗影,朝四周迸裂開來。而畫面正中間的一抹橘色筆觸則如畫龍點睛一般,為整件作品立下平穩和諧的基石。再往上,更淡一些的寶藍間雜著翡翠青綠與幾抹刷洗過的淡紫,將觀者的視線再度拉進一個如夢如幻的偌大空間裡。除此之外,在畫背則可以看見畫家清楚寫下「PAR DELÀ L'ombre bleu」的字句,即「藍色光影之外」;然,藍影究竟所指為何,這之外又是什麼樣的光景,彷彿成了一個難解的謎團。可也正是如此,促使觀者或扮演起偵探的角色,一步步嘗試揭開謎底;或者任由自己的想像馳騁,去迎接所有可能出現的魔幻景色。
▲LOT 2041 朱德群《藍色光影之外》,油彩 畫布,80×65公分,創作於1992年,預估價新台幣800萬至1,000萬。簽名右下: 朱德群 CHU TEH-CHUN .92.。
簽名畫背:"PAR DELÀ L'ombre bleu"
朱德群 CHU TEH-CHUN .1992.。
附朱德群基金會原作保證書
【帝圖藝術2025迎春拍賣會】
拍賣時間 / 地點
2025 / 03 / 30 (日)
11:00-12:30 【古董珍玩】
12:30-14:00 【現代與當代藝術】
14:00 【近現代及古代書畫】
預展時間 / 地點
2025 / 03 / 29 (六) 10:00-18:00
2025/ 03 / 30 (日) 10:00-11:00
國泰金融會議廳(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9號)
觀看更多精彩拍品,請進入官方網站: https://auctions.artemperor.tw/
關鍵字:帝圖藝術拍賣、黃花梨、書畫、溥心畬、張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