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十年追上三百年-這些拍賣公司的崛起與挑戰–2019年帝圖夏拍分析

2019-08-22|撰文者:劉家蓉、石浩吉

摘要

中美貿易戰之下台灣近期的拍賣市場呈現怎樣的趨勢?這個趨勢又衍生自哪些新興拍賣公司用三十年就追上三百年歷史的老牌拍賣公司?本報告試著了解這三十年來發生了甚麼事?而具備充足生貨的台灣藝術品拍賣市場得利的重要轉折為何?將依序分析: (一)2019上半年台灣拍賣市場分析; (二)東方藝術品於拍賣舞台的發展動向; (三)拍賣公司運作模式;(四)拍賣趨勢分析; (五)全球與台灣市場的前瞻機會。東方拍賣公司的崛起來自於90年代的中國市場改革開放以及2001年加入WTO成為了世界工廠與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然而近期中美貿易戰反轉全球化趨勢的環境之下,原本兩岸三地的藝術市場可能將會出現新型態的平衡。

(一)2019上半年台灣拍賣市場分析

2019上半年市場氛圍保守,2012年後的結構轉型調整尚未停歇


隨著中美貿易紛爭進入第二年的背景之下,台灣拍賣市場的現況是如何呢? 2019年上半年整體文物藝術品市場氛圍保守,不景氣之下藏家惜售,而留在市場上的行家與收藏家則越來越精明。此情形起源自2012年,抽絲剝繭理解這段調整期成因為:(1)資金邊際效應遞減:隨經濟發展減速,中國藝術品市場來自中國第一批富起來的資金投入至今似乎也來到飽和,刺激買家深層思考購藏的目的除了投資以外還有什麼?審美觀念如何跟上?(2)生貨拍品越來越稀有:從1990年代起拍賣行從國營文物商店等機構、民間收藏以及海外徵集藝術品回流,造成拍品資源正在枯竭,如今要擁有生貨才有競爭優勢。(3)藏家結構轉變:結合上述兩點,藏品逐漸集中至重要行家的手中,這些藏家對拍品行情充分認知,鑑定真偽、辨別優劣經驗豐富,拍賣公司須花更大的成本與心力挖掘、探究與推廣拍品的歷史文化價值,方能滿足這些既懂投資又懂美學的收藏家。(4)拍賣公司服務追求差異化升級:競爭有限的拍品資源不易,除了對買賣雙方的服務升級,拍賣公司需要更為重視細分市場,在經營模式同中求異,才能爭取到好的拍品與收藏家。因此2012年以後經濟增長放緩,雖然看到投資熱潮降溫,但拍賣公司與藏家也因此正朝向更成熟的永續發展方向進行轉型。

圖/ 2019帝圖藝術夏季拍賣會預展現場藏家觀賞黃君璧《錦繡河山》作品(左);拍賣進行到溥心畬《臨宋院本戲猿圖》追價熱絡。

而對於像帝圖這樣的台灣拍賣公司而言,精品生貨、細分專題、高CP值的書畫拍品就成為近期三項明顯的轉型趨勢:

(1)台灣拍賣公司若能在徵件方面持續發揮生貨優勢,精品仍受追捧

帝圖身為台灣書畫拍賣市佔率第一的拍賣品牌,近期的拍品成交趨勢自有一定的代表性。帝圖2018年總共2,027件書畫與759件古董藝術品上拍,締造創新高之成交金額,今年雖然提高拍品質量,但從帝圖的上拍數量仍看出台灣供給市場貨源充足,且市面難得一見的台灣生貨作品常見意外衝高。為順應市場買家口味結構性轉變,拍賣公司採行「減量提質」的策略,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與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共同發布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統計,市場每年上拍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數量從45萬件減量,2015-2018年間減少至每年約上拍30至35萬件拍品,驅動「普品」與「精品」之間銷路差距拉大。綜觀今年的帝圖藝術夏拍場次,以張大千為首的渡海四家書畫作品價格仍然強勢,台灣生貨當中,擁有六本權威出版的于右任《辛棄疾詞》草書四屏拍出千萬級成績,另外包含2017年起受到兩岸資金關注與追捧的書法古代書畫項目,追價力道強勁,拍賣成果獲得出眾的迴響。從今年三場拍賣來看,傳承有序、品項好的作品,眾多最終拍出超乎預期的價格,精品書畫成交價可超過高預估價2至數十倍。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場中,落槌價相較低預估價之倍數排名前20如以下表列:

表:2019 年帝圖夏拍拍品成交倍數TOP20

註:在此成交金額以不含佣金的落槌價計算倍數。統計資料剃除落槌價低於10萬台幣者。註:成交倍數公式=落槌價/低預估價。

圖/ 2019帝圖藝術夏季拍賣會渡海四家仍為主力:溥心畬|竹苑秋隄 (左);于右任|《辛棄疾詞》草書四屏 (右)。

圖/ 黃君璧|錦繡河山作品。


(2)拍賣會推出細分專業品類的專題策略,吸引日趨專業的藏家眼光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推出「崇儒堂珍藏專題」、「千古草聖—于右任草書專題」、「翰墨知交情─臺靜農、莊嚴書法專題」多個完整名家拍賣主題,為紀念一代大師,徵得匯集吳平、李奇茂專場。在經歷幾年的快速發展下,藏家眼光出現專業化的趨勢,拍賣公司也提供多元化的細化品類因應,除了區分書畫、油畫等拍品品類,可以看到,帝圖拍賣近現代書畫專場當中,可進一步細分出20個左右的專業主題。另外,中國文物藝術品拍品也從名家之作,擴展到歷史上政客、名人的作品。例如近現代書畫重點作品宋美齡(畫)、蔣中正(題)《山亭秋爽》自30萬起拍,以350萬元台幣拍出(不含佣金),超過預估價區間11.67倍,市場評價反應熱絡。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拍出:宋美齡(畫)、蔣中正(題)|山亭秋爽(左);張學良|書法八言聯(中);閻錫山|書法(右)。

(3)高CP值拍品:台幣500萬元內精品交易量大,低端與高端藝術品界線重新定義

市場統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90%的拍品成交價都停留在中低端(價位)市場,而中國拍賣企業為了成本效益考量,以往更追求億元或千萬級的高端市場。現階段藝術市場參與者不再僅著眼於價格與一味追求利潤,價格的高低不再等於作品的「高端」或「低端」,對於高端市場的定義來自於挖掘藝術價值的過程,這個追求藝術本真的階段有利於藝術品朝較為健康、良性且成熟的方向發展。當成熟的藝術市場信心不再仰賴天價作品的支撐,不真實交易比例降低,藝術品也會被看作是長期更安全的投資標的與資金去向的選擇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拍出:孫雲生|荷花 (左);曉芳窯 粉彩九桃天球瓶 (右)。

不可否認的,在市場週期性動盪之下,更是要能買在低點,低估價拍品相對容易成交。帝圖2019夏季拍賣會當中,500萬至千萬元區間的拍品相對較未受整體經濟環境的不景氣影響,交易仍熱絡,顯示出拍賣公司積極調整拍品策略之下,優質拍品抵禦市場系統性週期變化的能力強,這個價位區間收藏價值及投資價值兼具,也預期成為未來藝術品拍賣市場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強化藝術品在金融、股市震盪下的避險特性。 

表:2019年帝圖夏拍拍品成交額TOP10

註:在此成交金額以不含佣金的落槌價計算倍數。註:成交倍數公式=落槌價/低預估價。


圖/ 2019帝圖藝術夏季拍賣會現場,藏家對優質拍品交易熱情不減。

然而,上述的三項近期的書畫拍賣趨勢又是在怎麼樣的三十年大歷史下演變而成的呢?(二)東方藝術品於拍賣舞台發展的三個階段

從原本重農輕商的封建經濟,直至19世紀資本主義列強帶進拍賣活動的交易型態,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形成規模則始於1992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將中國藝術市場以時間分為三個階段:1992年-2002年、2003年-2012年、2013年至今,拍賣事業本質與本真上也在各個階段實現了使命與價值。

1992-2002年:一段經濟崛起買回歷史的歷史

經濟的復興與文物藝術品拍賣事業的復興息息相關,在1990年代的中國可以感受到這股風潮。當時改革開放後經濟崛起,帶動民間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對收藏的熱情高漲,80-90年代掀起文物商店潮盜墓猖獗可看出文物交易火熱。這個時候文物交易自然地接軌「拍賣」這個國際風行的藝術品交易型態,1986年9月10日廣州拍賣行成立;1988年5月,一場北京拍賣會上贏來第一位中國藝術拍賣市場上的外國買家;同年6月北京拍賣市場與北京文物商店合作舉辦文物專場拍賣會,包括瓷器、書畫、絲毯等。文物藝術品只是開端,很快地,現當代書畫藝術品拍賣活動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價值開啟新的扉頁1992年10月3日,深圳市動產拍賣行舉辦「首屆當代名家書畫精品拍賣會」,共推出何海霞、程十髮、崔子範等書畫大家97件作品,成交83幅,成交率達85%,其中全場最高價為何海霞的《雄心壯太華》,以12.5萬港元成交,引起熱議。此時繪畫名家作品不再由畫店訂定售價,同年10月11日,「92北京國際拍賣會」由香港拍賣行的拍賣師胡文棨主槌,為第一場按照國際規範拍賣流程進行的文物拍賣會,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藝術品拍賣會。

圖/ 董其昌|山水(御題詩) (左);徐悲鴻|群樂 (中);宋/元 哥釉貫耳瓶 (右)。

199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1,980萬元RMB買下稀世珍寶北宋張先《十詠圖》,首開公營博物館透過拍賣市場購買文物先河,此後拍賣公司積極從海外徵集中國文物藝術品。當時中國國家文物局與海關總署共同制定了《暫時進境文物復出境管理規定》,規定因修復、展覽、銷售、拍賣等原因,經過中國海關驗封和文物部門驗證登記後攜帶入境的中國文物,可以根據攜帶者的意願重新出境,推波助瀾中國文物自海外回流。隨著拍賣市場的發展,回流文物的規模、檔次和價位逐步提高。根據,《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統計,1994-2004年透過拍賣之回流藝術品共超過5萬件中貿聖佳2002年從海外徵得曾著錄於《石渠寶笈》的唐閻立本《孔子弟子像》摹本,為目前已知尺幅最大、人物最多、畫工最細、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以800萬元被首都博物館購藏。同年的拍賣場上,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研山銘》以3,299萬元被國家文物局拍下。2003年中國嘉德從海外徵得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2,350萬元成交,而這件2009在北京保利以6,171萬元RMB拍出。

1995年,北宋張先《十詠圖》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1,980萬RMB拍得。圖取自《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

追尋中國文物藝術品外流的軌跡,幾乎就可以推測當時拍賣公司徵集拍品的腳步行經了哪些路線,從最早的香港、台灣,到日本、東南亞,直至歐美。所徵集回流的拍品年代、文物種類越來越豐富,從當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傳統的書畫與瓷器外,也擴展到了印璽、佛像、銅器、錢幣等等。可以說拍賣業者敏銳地判斷與順應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和文化的潮流,足跡遍及世界,而這些海外回流文物進一步活絡了新興發展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統計1994年至2014年20年間,透過拍場回流文物已超過10餘萬件,2010年單年度回流文物拍品成交1.8萬件,成交額81.6億元,國寶級文物藝術品,紛紛在拍賣場上,被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各大博物館競得。然而,這些東方藝術品要說到能真正跨入全球舞台,是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搭上全球化與世界工廠的背景下產生。

中貿聖佳2002年以3,299萬RMB拍出宋代大書法家米芾1102年作品《研山銘》(左)。2003年中國嘉德從海外徵得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2,350萬元成交,接著2009年在北京保利以6,171萬RMB拍出(右)。圖取自《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

2002-2012年:十年輝煌時期稱霸全球藝術品交易舞台


經歷了前述十多年市場重視文化價值買回回流文物刺激藝術品交易的培育與發展,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00年後價量齊揚,呈現巨大的井噴式成長,來自於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成為世界工廠並帶起了第一批積極買回自己文化的富人。如此巨大的收藏需求之下,在2005年前後又出現了一大批新興拍賣行,包括北京保利(香港保利成立於2012年)、北京匡時、西泠拍賣等來滿足這個內需消費市場,它們搭上中國經濟起飛和消費文化盛行列車,在進入市場之初即經歷快速且繁榮的擴張,而他們的出現和運作,讓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吸收了更多的社會資金,整個市場的投資氛圍相當熱絡,從此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式成為一個投資的市場

 2018帝圖藝術拍賣會上百萬至千萬之拍品價格區間熱門:乾隆書法「介壽」(左)、溥心畬松壑秋霽(中)、張大千霍山瑞藹(右)。圖/ 2018帝圖藝術拍賣會熱門拍品:乾隆書法「介壽」(左);溥心畬松壑秋霽(中);張大千霍山瑞藹(右)。

從張大千與溥心畬近年的作品拍賣價格走勢,也可以看到自2000年至今張大千與溥心畬每平方尺拍賣均價長線上升,2005-2012年一段時間張大千的價格出現較大的漲幅,張大千在2009年突破每平方尺20萬RMB均價,之後就呈現井噴的走勢而一去不復返,後來更曾不只一次突破每平方尺100萬RMB。在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高速發展的這一階段,拍品價格屢創新高,藝術家、藝術經紀人、拍賣行、古董商各方都享受豐厚的經濟回報。一件過億的拍品,也開始刺激大眾去思考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甚至美學價值,並吸引國際買家的關注,造就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功。 

溥心畬與張大千作品近年拍賣價格分析(單位: RMB元 / 平方尺)

資料來源:重新評論「南張北溥」的價值與價格。雅昌;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2013-2017:東方用三十年追上西方的三百年之後的下一步?


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隨著生產力發達,成為具有規模的行業,西方世界藝術品拍賣巨頭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拍賣行分別於1744年、1766年成立,至今發展了近三百年,而以中國嘉德與保利拍賣為首的東方拍賣公司,僅花了三十年時間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向全世界展示這些承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美學價值的文物藝術品的魅力。根據雅昌藝術網與Artprice《全球藝術市場報告》,2017年拍賣成交總額前20強國家排名,中國藝術拍賣總額以51億美元和89,412件拍品領先美國的49億美元和81,938件拍品,至2017年,東方拍賣市場已經超越了發展悠久的西方市場。為什麼這些東方的拍賣公司可以用三十年就追上西方的三百年呢?

(1)首先,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後用人類史上罕見的速度成為世界工廠,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內需消費市場;(2)而2002年以後碰巧也是網路世代的來臨與全球資訊的大爆炸,東方富人開始很容易的取得東西方藝術的資訊與相對價值,並開始買回具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經典大師的作品,而西方藏家也逐漸發現東方畫家的市場潛力與投資價值;(3)那市場看到了東方畫家的甚麼價值呢?相較西方繪畫多年來其實並沒有一個鮮明的「主流畫派」一口氣貫穿各個時代,無論是古典畫派、印象畫派、野獸派、立體派等都在出現之後又被另一個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畫派所顛覆,反觀東方獨有的文人畫幾乎以完全主流的形式持續了超過一千年歷史,(詳見石浩吉、劉家蓉已發表之文章:東西方繪畫與藝術的差異從何而來?往哪裡去?)。而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下,東方特別講究師承的傳統以及繪畫技巧的傳承,因此清末民初會出現張大千、溥心畬、齊白石等將中國繪畫集大成的經典大師,而在東方經濟與文化崛起之際以及網路資訊時代,這群新崛起重視歷史與文化價值的收藏家,自然而然地相當看重這批記錄了中國歷史上特殊儒家思想與國家經濟制度最直接且真實的藝術產物─上千年來「一脈單傳」且在未來很可能(甚至已經)絕跡的文人畫。

圖/ 溥心畬|臨宋院本戲猿圖 (左);張大千|黃山雲松圖 局部(右)。

未來東方畫家能否繼續於全球藝術品市場稱一方之霸,是向上或者停留在目前的水準?其結果應該端賴中國未來頂層思想與經濟改革開放的進度,也端賴東方藝術家學習並融合東西方媒材與技巧的程度。常玉、朱德群、趙無極等東方畫家完全以西方油畫來融入東方的元素、思維與素養,其作品也成為全球拍賣場上極受到關注的常客,常玉的作品更可能已經重新定義了文人畫,並啟發了文人畫在全球態勢的未來發展。而過去三十年這些東方拍賣公司在如此背景之下又是如何運作兩岸三地市場的呢

常玉|四女裸像(藝術微噴);太極圖常玉|四女裸像(藝術微噴);太極圖(三)拍賣公司運作模式

自蘇富比與佳士得全球規模前兩大老字號拍賣行於1744年、1766年成立,至少要到2010年後現今世界藝術品拍賣市場才多出能望其項背之對手。根據Artprice《全球藝術市場報告》,2017年拍賣成交總額前十大拍賣行當中,依序為佳士得、蘇富比、保利拍賣(2005)、中國嘉德(1993)、富藝斯(1796)、北京匡時(2005)、北京榮寶(1994)、西泠拍賣(2004)、邦瀚斯(1793)、華藝國際(1994),共有六家來自中國(括號內為該拍賣行成立時點)。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到2011年來到顛峰,2000年之前中國從經濟上開始明顯好轉,從改革開放開始,社會開始有閒情逸致去關注藝術、收藏和投資,在這期間,中國的拍賣企業從原本不完善的軟硬體與規範制度,快速以更積極的姿態走向國際化舞台。那這個時期拍賣公司是怎麼摸石頭過河的呢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拍出王震|五倫圖

1992年以後,文物藝術品交易開始步入快速上升態勢,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機構如雨後春筍一般新成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的品類也日益豐富,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金額攀升。《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提到,在25年前,中國拍賣場極為缺乏具拍賣經驗專業人才,到今日,拍賣產業已然發展出SOP,以及有著較高專業素質的拍賣師。1995年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簡稱:中拍協)成立,1997年全國拍賣師執業資格考試委員會成立,黃小堅、陳東升、秦公、寇勤等九位業界先進成為第一批受認證拍賣師。

1999年藝術品拍賣同行越來越多,當時經營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來到近100家,中國藝術品市場日益活躍並逐步走向規範完善的階段,新買家大量湧現,行業一片欣欣向榮。因此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上海朵雲軒、中貿聖佳、北京榮寶等五家拍賣企業發起創立中拍協藝委會,促進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積極發展,召開文化藝術品拍賣專題研討會,對於藝術品拍賣稅收、佣金及法律糾紛等問題進行分析與研討。 

圖/ 孫雲生|花卉四屏(左);康得御筆|壽(賜鄭孝胥)(右)。

中國文物藝術品自2000年以來快速奔馳成長,中國拍賣業者不停地借鑑西方頂級拍賣行運作模式的經驗。美國拍賣市場成交額當中約八成來自蘇富比和佳士得寡占,剩下的來自中小型、區域性、或對某一門類藝術品具專攻優勢的拍賣行。此模式刺激了中國拍賣公司在經營模式同中求異,且積極向國際舞台擴張拍賣版圖,香港便成為連接中國藝術市場的重鎮。中國嘉德與保利文化集團於2012年雙雙成立中國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接著匡時拍賣(香港)也成立,內地三大拍賣行齊聚香港,首先上拍來自於日本、台灣、香港等地藏家提供的拍品。2016年,中國泰康人壽連續出手增持蘇富比股票,持股比例為13.52%成為蘇富比第一大股東,為中外藝術市場投下震撼彈,而任泰康人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的陳東升正是中國嘉德拍賣的創辦人,且泰康人壽第一大股東正是嘉德國際。自1993年成立經歷20多年的發展,在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急速發展,嘉德國際規模逐年攀升已然與蘇富比平起平坐。

圖/ 林風眠|荷塘(左);清雍正 天藍釉貼塑劉海戲金蟾耳瓶(右)

中國藝術品這塊市場大餅也吸引了西方拍賣企業與藏家,發現東方藝術品的市場潛力與投資價值推向世界,中西方交流提高全球流動性。2012年,蘇富比(80%)與北京歌華美術公司(20%)合資經營成立蘇富比(北京),包括在歌華營運的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內經營保稅拍賣,在此保稅區內拍得國外藝術品或海外回流藝術品,將沒有關稅、營業稅等稅收。2013年,世界百年拍賣巨頭佳士得也宣佈獲得上海市批准,在中國成立外商獨資企業,從事拍賣、拍品的進出口、展覽展示、藝術顧問諮詢、培訓和其他相關服務,並在上海舉行拍賣。

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拍預展。圖/非池中藝術網攝於預展現場。

最後,當中國藝術品在國際市場發光發熱到市場逐漸飽和之際,未來除了繼續競爭這些古代、近現代的拍品、石渠寶笈中的拍品、明清官窯到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傅抱石等等現有資源轉手交易(Resale Value)以外,一級市場朝向更健全發展可能也是發掘拍賣活水因應之道,而畫廊與藝術電商等當代藝術的一級市場發展恰好也是中國與兩岸三地藝術市場明顯不足之處,要知道西方藝術得以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之一即在於擁有一條龍的產業鏈與完整的生態圈。當代東方藝術家學習並融合東西方媒材與技巧,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甚至重新定義文人畫,啟發新的當代藝術接軌中國藝術品的長河。當拍賣從業人員重視傳遞優秀藝術品的審美價值,一級市場曝光度也要更良性發展,才有望反轉中國藝術品一級市場一直以來較為薄弱的特殊現象。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預展現場KAWS|ISOLATION TOWER吸引目光;劉國松|誰說紅葩夏日芳(右)。(四)拍賣趨勢分析

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格取決於供求,同時受世代收藏口味更迭,與經濟大環境等因素共同影響,在公開的拍賣平台上公平競價,形成市場均衡價格。歷經了2002-2012年中國文物藝術品的風起雲湧,市場氛圍以投資為導向,2012年以後,世界經濟發展減速、中國政府肅貪以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促使了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由火熱轉趨於理性。市場交易額的回落是否象徵冷卻?其實不盡然,市場參與者只是停下腳步開始冷靜思考與檢討,對於藝術品在短期內連續不斷增值的期待與預期是不實際的。除了衡量金融商品屬性(投資報酬率)、經濟價值(供給與需求)之外,歷史性、文化性、審美因素共同決定了藝術品的價值。雖然過去三十年財富階層持續增加,但富人崛起開始重視精神文化該波需求已經發展飽和(當然這些富豪也不只因民族情結,一定也看好深具投資價值)。奢侈品消費群體不再需要從「消費得起藝術品」來彰顯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地位,這一次的降溫是藏家進行獨立思考和理性消費後自市場頂峰的正常回跌,拍賣公司的口碑、徵集水準、拍品質量更為重要。拍賣現況來看,2019年整體文物藝術品市場受到政經大環境拖累更趨保守,這個從高點回檔的階段,市場也看到了轉型的趨勢與契機,未來藏家將更加重視與考慮藝術品與拍賣行的品牌價值,怎麼說呢?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拍出孫雲生|青山翠碧,以5000元台幣起拍,32萬台幣落槌。

追求拍品「價格」本身以外更多藝術「價值」的結構轉型

根據Artprice《2017年全球藝術市場報告》公布之1998-2017年統計數據,藝術市場快速演變,全球拍賣總成交額自27億美元增長456%至149億美元,年度最高拍賣紀錄也由1998年的7,150萬美元上升至4.5億美元(達文西的作品《救世主》)之天價紀錄,20年藝術市場成長幅度驚人,不輸其他股市標的(1998年以來道瓊指數漲了約6倍,香港恆生指數漲了約3倍)。全球裡面中國又是成長更快的區域跟趨勢,市場資金追逐競購中國藝術品,2009年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藝術市場第一大國,除了2015年以外其餘每年皆維持龍頭寶座。察1992年以來藝術市場發展的大脈絡,2012年起交易金額從長線上升中回檔,藝術拍賣會從2014年後舉辦數量減少,但藝術品成交均價卻提升,這個趨勢有趣的呼應了中國GDP總值與人均GDP於全球排名的差別。2011年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2010年中國GDP總值16兆美元,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高耗能、低工資的經濟結構仍有待提升。然而,中國也正在經歷從世界工廠成為世界市場的轉型過程,從粗曠的暴富到細膩的生活品質之轉變也會反映在藝術投資與收藏方面,因此藝術市場在25年的發展中,也從追求粗曠的總值增長轉向重視收藏質量與平均價格的提升,藝術品背後藝術史、歷史文化價值的挖掘、探究與推廣,在拍賣公司推介拍品的權重逐漸提高。

資料來源:中國和美國拍賣成交額演變走勢,《全球藝術市場報告2017》© Artprice.com © AMMA。

2012年-2018年中國舉辦藝術拍賣會數量

資料來源:雅昌《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

文物藝術品拍賣資源有限,拍品匱乏導致市場出現斷層

25年來資金長期追逐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以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為例,一次拍賣(春或秋拍)總共約有10億市場大餅的成交,所以拍賣公司就在爭搶這些明星拍引在自己拍賣公司作成交,造成供拍賣的文物藝術品資源正在枯竭,供不應求之下拍品題材匱乏,《石渠寶笈》中有過著錄的作品已在民間市場流通,成為「熟貨」。當拍品的存量與買家需求飽和,而市場交易熱情持續升溫,而新的現當代藝術市場未及時遞補與孕育,最終導致市場交易自2011年來到顛峰後出現斷層。如上所述,這種情況也存在於中國其他產業,人均GDP成長跟不上市場總值擴張,在全球經濟與中美政治亂鬥新局之際,拍賣業者從原本火爆的資金追捧,一味競爭有限的拍品資源,到理性分析流傳有序、經典生貨各方面的價值,甚至走向高級感、細膩分工爭取差異化(藝術品門類間例如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培養;地理位置間參考蘇富比、佳士得分支機構全球連鎖化擴張版圖)來刺激市場交易流通,將是拍賣產業未來的挑戰與契機。

圖/ 莫友芝|篆書七言聯(左);吳昌碩|林際隱居(中);黃賓虹|九華奇崖(右)

拍品價格區間多元化發展


當拍賣產業奔馳發展,拍賣公司思考邏輯就是放棄低價位的拍品,因為成交一件10萬RMB以下區間的拍品,在扣除圖錄印刷、場地相關成本後通常沒有利潤,因此行情好時,所有拍賣行無論規模實力大小,都去爭搶幾千萬甚至過億的拍品資源。但根據雅昌統計,價格區間落在10萬至50萬RMB的作品為成交量的大宗,也就是絕大多數拍品都處於中低端價位區間。市場上億的拍品有限並面臨耗竭之下,尤其整體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豪擲千金的藏家鳳毛麟角,拍賣公司開始反思現有的運營模式並改變觀念,不再輕視大眾化市場,轉向為全市場消費型收藏客源服務。如此一來,拍賣公司更可根據自身情況嚴控運營成本,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已飽和的頂級藏家群。另一方面,線上拍賣的興起帶來交易管道的拓展與拍品層級的開發,藝術品拍賣品項將更豐富,價格區間更趨多元。對於拍賣公司來說也將反映一件事: 低價、中價、高價的拍品在未來也可能將分別由鎖定低端到高端藏家的「利基型」拍賣品牌鎖定於自己擅長的區域或細分市場,換句話說單一拍賣公司(即使是百年品牌)將無法獨佔所有的市場區隔,利基型的拍賣公司無論是獨特的經營策略或客製化服務也可能會是大型拍賣公司無法做到的。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預展現場。(五)全球與台灣市場的前瞻機會

透過客觀的回顧過去,可以更完善的規劃未來,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過去25年來成立了超過500家,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重要的一部分。2011年,隨著社會資本高度關注和參與,各大拍賣公司業績紛紛創出歷史新高,數據指出中國全年成交金額達到628億元巔峰。2012年以後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開始回落,今年中美兩大經濟體從貿易延伸到文化上面的角力,刺激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同時,若中國藝術市場也能更開放、多元,危機訊號反將化為市場轉折的契機。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一方面立足傳統的中國書畫與古董器物價值的爬梳,同時也不斷創新開拓新門類,例如西泠印社近期推出名家漫畫、歷代名硯等創新專場。對於藝術品更健全的梳理、推廣和創新,進一步激發了新的藝術創作的誕生,一級市場將更健全發展,推動拍賣市場的邊界越來越廣,降低拍品資源枯竭的擔憂。

圖/ 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會現場。

中國藝術市場1990年以來長期奔馳了三十年,中國的藏家與中國藝術品2000年來則快速占據全球拍賣市場,蘇富比和佳士得、中國嘉德和保利拍賣,紛紛積極向國際舞台擴張拍賣版圖,香港便成為連接中國藝術市場的重鎮,而近期香港政經局勢動盪,下一個亞洲新的藝術中心會出現嗎?貿易戰開打,催生了數千億台商資金(其實也包含不少的港資與泛陸資)回流台灣的機運前所未有,9月1日起美國對中國藝術品加徵10%關稅,當世界各地收藏家審慎考慮不再將藏品送到美國拍賣時,可能產生轉單效應。1990年以來台股在全球股市中獨自憔悴,至今尚未突破三十年前台灣錢淹腳目時的高點,2001年中國加入WTO,大量資金與人才湧進中國,更是令台灣經濟與內需停滯的主因。藝術市場當中經驗近似,過往中國拍賣行受惠於東方崛起,積極向海外徵集,貨源有相當多來自台灣。台灣擁有生貨(久未曝光的中國書畫)充足的供給條件,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具有很高的流動性與成交值;而2000年中國油畫創作市場開始成形,吸引台灣等海外買家相當早期就前往購藏買入。如今香港政經情勢不明朗之下台灣很可能成為買家資金與中國藝術品送拍的替代選項,吸納亮眼藝術品委託銷售的機會也自然提高。另一方面,台商回流,台灣藝術市場內資取代外資也可能是中美貿易戰下台灣得利的重要轉折。而美國境內的藝術業者,在原本即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大本營的亞洲可能將建構出新平衡之下,會不會反遭邊緣化,而成為貿易禁令之下的輸家?贏了面子卻輸了裡子?值得繼續關注。 

圖/ 渡海四家價格強勢。于右任|《辛棄疾詞》草書四屏(左);溥心畬|竹苑秋隄;張大千|嵩壽圖(右)。

IMF於2019年7月《世界經濟展望》中再度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的成長率將分別為3.2%及3.5%,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今明兩年成長率分別降至6.2%及6%,全球經濟與貿易下行風險仍大,市場信心受到某程度的衝擊,藝術市場同樣也可感受到影響。資金流動和藝術品拍賣市場氛圍,不確定因素較多,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短期信心受到影響,然而,更大的挑戰與機會可能來自於藝術市場長期的結構轉型。隨著近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自25年來的快速發展放慢腳步,拍賣業者調整優化的腳步反將更快,除了投資收益以外,所購藏的藏品質量、美術史定位等難以量化的回報,也是新藏家越來越重視的意義,隨著拍賣業者重視藝術品欣賞、收藏、投資的漸進推廣,仍將吸引更多新興財富人群將藝術品納入資產配置。別忘了中國從世界工廠轉型成世界市場的過程當中,完整的藝術產業鏈與生態圈也會因此孕育成形,成長與轉型的過程可能是痛苦的,但這個14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還是全球最大藝術拍賣市場,2018年退居第二)的未來就看能否度過這些成長的陣痛。

本文圖片與繪畫作品來源帝圖藝術2019夏季拍賣圖錄成交金額前10與成交倍數前20作品、台灣歷史博物館授權帝圖科技文化發行2017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藝術微噴、帝圖藝術歷年拍賣圖錄。



關鍵字:藝術市場、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書畫、拍賣公司、拍賣


相關連結